簡單聊聊氟苯尼考在豬病防治中的用法用量
點擊次數:131 發布時間:2021-12-04
氟苯尼考作為動物氯霉素類廣譜抗生素,因其內服和肌注吸收快、體內分布廣、半衰期長等特點,且至今臨床應用仍非常有效;所以,深受一線養殖用戶和獸醫工作者的歡迎,其在臨床上使用也較多。
然而,在氟苯尼考的使用過程中,畜禽獸醫治療上,也存在著很多盲目用藥和用藥失誤的情況?;诖?,我們就結合臨床使用經驗和藥理學知識,與大家談一談氟苯尼考在豬病防治過程中的正確應用,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。
氟苯尼考的作用特點:氟苯尼考為速效抑菌藥,對革蘭氏陽性菌、陰性菌都有作用,但對陰性菌的作用較陽性菌強。對其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有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布魯氏菌、巴氏桿菌等,革蘭氏陽性菌有炭疽桿菌、鏈球菌、棒狀桿菌、肺炎球菌、葡萄球菌等。
氟苯尼考的用法用量:
內服,一次量,每1kg體重20-30mg,1次/天,連用3-5天。即1g氟苯尼考可用于67-100斤體重,換算成全天采食量約為3.3-5斤(以全價料計算,生長豬的日采食量約為體重的5%),也就是說100g包裝的20%氟苯尼考粉需拌料66-100斤,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劑量。
而我們在養殖生產實踐中,卻很難達到這個劑量,以至于出現效果不明顯的現象。如果用到有效的治療劑量,成本與其它抗生素相比是比較高的;但如果不用到劑量又可能導致耐藥性的產生,故一般不建議把氟苯尼考拌料用于預防。
肌注,一次量,每1kg體重20mg,1次/2天,連用2次。即10%氟苯尼考注射液10ml可用于100斤體重,30%氟苯尼考注射液5ml可用于150斤體重。臨床一般采取連續使用2天后停1天再用1次(即“4天3針”)的方案效果較好且穩定。
用于呼吸道或全身感染時建議采取頸部肌注,使用劑量可適當加大;用于腸道感染(如黃痢、白痢等)時建議采取后海穴注射,使用劑量可適當減少。